2023年4月26号下午14点,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主办的第九届北京高校俄语配音大赛决赛暨第十七届“絮语”北京高校俄语文化节开幕式在我校千人礼堂顺利举行。
出席本次大赛的嘉宾有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驻华代表Игорь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先生,俄语学院党委书记黄玫老师,俄语学院院长戴桂菊老师,副院长何芳老师以及外教ЕленаВалерьевнаМаркасова女士。除此以外本次大赛还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高艺老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水镜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关雅文老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卢婷婷老师以及北京联合大学牛安娜老师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而参加本次比赛的队伍则有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七所高校的共十三支队伍。
在大赛开始前,Игорь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参赞先生首先致辞。他介绍了中俄双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情况,肯定了中方在俄语推广中做出的努力,并表示,现今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高点,对于正在学习俄语的同学们寄予了殷切期望,并对老师们表示了感谢与祝福。
紧接着,北京外国大学俄语学院党支部黄玫也发表了致辞。她对参赞先生以及各大高校的队伍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回顾了俄语文化节自成立以来的历史,希望这一实用性与趣味性兼具的交流平台能够激发各高校俄语学习者们的兴趣与潜力,表达了对各方支持以及对老师同学们辛勤付出的感谢。
在主持人简要介绍参赛队伍后,第九届北京高校俄语配音大赛决赛暨第十七届“絮语”北京高校俄语文化节开幕式正式开始!
本次比赛中同学们选材多样,在舞台上绽放出无限精彩:《功夫熊猫3》、《头脑特工队》虽然是美国动画电影,却被同学们用俄语演绎出了另一番风味,让观众们沉浸到神奇的动画世界中;《不听话的小猫咪》、《小王子》、《金属家庭》同样是动画影片,却更加引人深思,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叶卡捷琳娜二世·崛起》、《照片》、《切尔诺贝利·禁区》则反映了俄罗斯历史上多个重要时期中的社会现实与风土人情,从帝国宫廷里的明争暗斗到卫国战场前的母子分别再到穿越苏联的奇妙经历,历史总给人以厚重深刻的感受;《战斗民族养成记》、《妈妈咪呀》、《爸爸的女儿们》和《伊万诺夫》则是经典的俄罗斯戏剧,与生活细微中体现这个民族的独特性格,令人捧腹之余亦有所收获。
在配音比赛的间歇,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朗诵队和合唱团的同学们也为观众们献上一场又一场听觉盛宴:《阿廖沙,你可曾记得斯莫连斯克的道路》的朗诵表演,感情深沉、抑扬顿挫,仿佛又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俄罗斯经典歌曲《亚历珊德拉》优雅绵长,男女声部时而交融恢弘,时而独立激昂,悠扬的歌声也标志着配音大赛逐渐接近了尾声。
在紧张的评分与计票环节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外教ЕленаВалерьевна女士对参赛的节目进行了点评。首先她肯定了在场所有参赛选手的努力,所有人都是这场比赛的胜者。通过本次大赛,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俄罗斯文化,不仅学习到了俄语,还更深入地了解了俄罗斯本身。Елена女士指出,配音的各组选手或用流利地道的俄语展现现代俄罗斯社会,或用高难的长句与丰富的感情带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或借喜剧题材展现深刻的心理问题,每一组的选手都用自己的实力与勇气奉献出了一场精彩的俄语盛事,有着极佳的舞台效果。
经过激烈的角逐,本次大赛终于揭晓了获奖名单:
一等奖:北京外国语大学《伊万诺夫一家》
二等奖:北京外国语大学《叶卡捷琳娜二世·崛起》
中央民族大学《战斗民族养成记》
三等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头脑特工队》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爸爸的女儿们》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妈妈咪呀》
最佳人气奖:北京联合大学《功夫熊猫3》
至此,第九届北京高校俄语配音大赛圆满结束。感谢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评委老师,参与幕后工作的同学们与到场的各大高校的同学与观众。也再次感谢每一位参赛选手,你们都是真正的赢家!最后预祝第十七届“絮语”北京高校俄语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