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院刊动态,品英院风采。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23春季院刊分为美图共享和前辈课堂两个板块,不仅展现了英语学院同学们高超的摄影水平,而且介绍了实用的考研保研经验。
本期院刊动态共享的美图来自“糖衣之下”摄影比赛的优秀作品。

下面是前辈课堂版块。英语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对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了专座访谈,为解决同学们的保研考研问题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一、留学经验分享
黎晶晶:英语学院18级本科生,目前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在校曾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和环球时报奖学金。除学习外,她也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她曾担任vivo品牌发展部实习生、博雅公关科技组实习生。
当被问到选择留学的原因时,她表示作为英专生,出国留学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了解对象国文化内涵的关键途径。
在问及对留学专业方向的考量时,黎晶晶同学表示,由于自身对传媒和传播学兴趣颇深,因此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的“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专业。与此同时,她建议同学们:需要切实结合自身经历、优势和兴趣,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和就业问题。
二、保研经验分享
张孜瑜:英语学院英语专业国际政治与经济方向19级本科生,综合成绩排名为25/109,保研至北外英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高级人文翻译方向。曾担任首都高校外语院校联盟主席和英语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与实践部副部长,此外,还曾担任英语学院女子篮球队副队长。
访谈中,张孜瑜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就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提出建议:一定要积极关注保研的相关信息;放大自己的优势,多去尝试拿到学校的免推资格;不要过度边缘化自己的成绩;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奋力前进。
胡天歆:英语学院翻译系1903班,法学双学位在读,保研至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截至保研前所有课程成绩均分90.9,曾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决赛三等奖,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及校级一、二等奖学金。
胡天歆同学表示,英语学院的同学一定要清晰认识并不断延伸自己的专业优势,重视专业课学习和听说读写的均衡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涉及过的专业方向课知识,培养对社会和国际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胡同学指出,日积月累的知识很可能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场合中发挥巨大作用。此外,当遇到保研专业的具体方向和某一门学过的课程重合的情況时,他建议同学们参考老师教学的逻辑进行梳理和复习,关注老师列出的参考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最后,面试考核时,北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能够抓住机会,思考如何外显自己的英语实力,比如清晰的发音、流畅的表达、迅速的理解和反应等等。
三、考研经验分享
程欣扬:英语学院翻译专业18级本科生,考研至北外英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政治文献翻译方向。曾获许戈辉校友奖学金、校级三等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和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此外,还曾获“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校第一名及北京市大体协恰恰单项团体第二名。
在时间规划方面,程欣扬同学表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早日确定目标院校,且需积极认真了解院校的考试风格、参考书目;更重要的是,平时一定要打基础,多阅读和积累,并按照备考月份精心设计稳步前进,持续准备,冲刺巩固的环节。
李泽晖:英语学院英语专业社会学方向18级本科生,考研至北外英语学院笔译专业政治文献翻译方向。曾获北外英语学院柯鲁克夫妇奖学金及“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校第一名。
在提到考研院校的选择时,李泽晖说道,由于很多学校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彼此差别较大,所以建议尽早确定目标院校。如暂无确定目标,可在研招网的信息库中广泛筛选。另外,在备考过程中也要持续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如该校研究生招生官网等),以防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计划、考试范围、考题类型发生变动。
提到备考材料时,李泽晖同学以自己报考的北外英院笔译专业政治文献翻译方向为例,重点强调要以历年真题为重,但也不要“尽信书”,前期准备扎实才最重要。
在美图共享的板块中,我们欣赏到了同学们优秀的摄影作品。在前辈课堂的板块中,我们学习到了学长学姐们切实的个人经验。春季院刊值得每一位同学去阅读。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春季院刊的过程中既能受到艺术熏陶,也能明确未来的方向。